國標舞比賽採比較法,分階次(heat)進入場中比賽,通常會考慮舞池大小來決定每階次參賽對數,一般較小舞池分配8~10對左右為一階次,如小巨蛋這種大舞池若全開就可容納20對左右的選手。但若對數多,比賽時音樂長度就會增長將近2分鐘,一般每支舞音樂長度約1分40秒~2分鐘。

晉級方式大部份以對半淘汰為標準進入下一回合(round),以48對為例:第一回合(1st round)跳完規定舞科(不同組別有不同比賽舞科)後用比較法淘汰24對,然後24對晉級第二回合(QF, quarter final),接著再從晉級的24對中挑選出(pick up)12對晉級第三回合準決賽(semi-final),再繼續從晉級的前12強中挑選出6對決賽隊伍進入第四回合總決賽(final),最後從這6對最優秀的選手中分出第一到第六名。

Rhian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國標舞的起源
國際標準舞,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歐美舞蹈界人士集會於英國倫敦,廣泛研究傳統的宮廷舞、交際舞及各種土風舞等,融合整理,釐訂技術、規則,再經過逐漸切磋琢磨,改良創新後,制定為標準舞,逐風行全球,獲得普遍的熱烈愛好,並列為奧運比賽表演項目。

Rhian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踢躂舞(Top Dance)

形成於20年代美國,融合愛爾蘭及非洲奴隸之舞蹈變化而成之。 在地板上以腳及腳跟摩擦拍擊地板,鞋底踢躂鐵片和地板敲擊產生踢踏聲,不特別注重身體姿勢。著重腳步變化,形成出詼諧、幽默、豐富表現力之魅力。 一般來說有美式踢踏(Top Dance)和愛爾蘭式踢踏(lrish dance)。愛爾蘭式比較注重一致性、整體性表現,如大河之舞、火焰之舞。 

Rhiann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